首页 > 动态资讯 > 消化新闻
消化科智发朝、谈高教授团队在消化领域国际顶刊发表高分文章


近日,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智发朝/谈高教授团队在消化领域国际顶刊《Gastroenterology》(中科院小类1区,IF=26.3)上发表题为“FUT7 improves intestinal immune homeostasis in IBDby enhancing Treg intestinal homing and immunosuppression” 的原创性研究论著。

消化科博士研究生柳珂、陈冰霞、林鑫泷,博士后周倩,硕士研究生贲腾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,消化科谈高副主任医师为文章最后通讯作者,智发朝教授和任玥欣副主任医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为文章第一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,该研究得到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(编号:81970492, 82100610,82270547)和南方医院“杰青”培育计划项目的资助(编号:2021J009)。

炎症性肠病(IBD)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难治性肠道炎症性疾病。目前的治疗主要依赖于针对炎症因子的生物制剂,但长期使用这类药物有产生药物抗体和感染等不良反应,且有些患者对这类药物无反应,因此迫切需要阐明IBD的发病机制以开发新的安全有效的药物。肠道免疫稳态失调被认为在IBD发病机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调节性 T 细胞(Treg)通过控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及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,在维持组织免疫稳态方面发挥关键作用,但在IBD患者炎症肠黏膜中其数量相对不足,目前尚不清楚这种不足的病因及相关机制。这一空白限制了针对IBD精准治疗策略的开发。



本研究中,智发朝/谈高教授团队综合运用IBD患者样本、转录组测序、基因编辑技术、流式细胞术、质谱流式技术以及体内、外湿实验等技术方法,首次阐明FUT7通过双重机制,即促进Treg肠道归巢和增强其免疫抑制能力而改善IBD的肠道免疫稳态失调。在本研究中,还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特异性靶向Treg表达FUT7的纳米药物,在小鼠IBD模型上此药显示出非常好的治疗效果。此款纳米药物已获国家新药发明专利授权(专利号:ZL 2023 1 1314021.6)。此研究不仅为IB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见解,还提出了靶向FUT7的纳米治疗策略,为开发IBD新型疗法开辟了道路。基于FUT7的干预手段或将成为IBD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方向。未来我们将对此款纳米药物进行临床转化以造福IBD患者!

消化科谈高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炎症性肠病的分子机制研究,近5年在Journal of Hematology& Oncology、CellReports、Journalof Crohns & Colitis、BMC medicine、Science bulletin、Gastroenterology等国内外优秀期刊发表系列相关研究成果,代表了消化科在IBD研究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。